- · 压力容器版面费是多少[06/30]
- · 《压力容器》投稿方式[06/30]
- · 《压力容器》期刊栏目设[06/30]
温度对压力容器用钢材性能的影响(2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③回火脆化 ①蠕变曲线 短期静载条件下的影响 钢材长时间在高温下,还会发生合金元素在固溶体和碳化物相之间的重新分配,那些对固溶体起强化作用的
③回火脆化
①蠕变曲线
短期静载条件下的影响
钢材长时间在高温下,还会发生合金元素在固溶体和碳化物相之间的重新分配,那些对固溶体起强化作用的合金元素,如铬、铝、锰等,都会不断脱溶,从而使材料高温强度下降。
影响氢腐蚀的因素主要有:温度、氢分压、时间、合金成分、应力等。一般情况下,碳素钢在200℃以上的高压氢环境中有可能发生氢腐蚀。钢中加入铬、钒、钛、钨等能形成稳定碳化物的元素,可提高钢抗氢腐蚀的能力。奥氏体不锈钢可以很好地抵抗氢腐蚀。
在室温下,持续载荷对钢材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,但是在高温下钢材的强度等性能除随温度的升高而改变外,还和时间有密切关系。金属在长时间的高温、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称为蠕变。只有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出现蠕变现象。碳素钢的温度超过300~350℃,低合金钢超过400℃,铬钼低合金钢超过450℃,高合金钢超过550℃时,蠕变现象明显。蠕变的结果是使压力容器材料产生蠕变脆化、应力松弛、蠕变变形和蠕变断裂。因此,高温压力容器设计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蠕变破坏发生。
①珠光体球化
Ⅱ.氢脆是指钢因吸收氢而导致韧性下降的现象,属氢致环境脆化。氢的来源有两种途径:一是内部氢,指钢在冶炼、焊接、酸洗等过程中吸收的氢;二是外部氢,指钢在氢环境中使用时所吸收的氢。
在高温、高氢分压环境下工作的压力容器,氢会以原子形式渗入到钢中,被钢的基体所溶解吸收。当容器冷却后,氢的溶解度大为降低,形成分子氢的富集,造成氢脆。因此,这类容器在停车时,应先降压,保温消氢(200℃以上)后,再降至常温。切不可先降温后降压。需要指出的是:高温并不是氯脆的必要条件,当氢气的压力很高时,在常温下钢材也有可能发生氢脆,即常温高压氢脆。
在低温下,随着温度降低,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强度提高,而韧性降低。奥氏体不锈钢在强度提高的同时仍有良好的韧性,对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,当温度低于20℃时,通常采用温度为20℃的许用应力;对奥氏体不锈钢,在低温下可以取比常温下更高的许用应力。
钢在高温长期作用下,珠光体内渗碳体自行分解出石墨的现象,Fe3C->3Fe+C(石墨),称为石墨化或析墨现象。石墨化的第一步是珠光体球化,石墨化是钢中碳化物在高温长期作用下分解的最终后果。石墨化使钢材发生脆化,强度和塑性降低,冲击韧性降低得更多。碳素钢和碳锰钢在高于425℃下长期使用时,应考虑钢中碳化物相的石墨化倾向,设计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有:改变材质,如选择适合于中温条件下使用的压力容器用Cr-Mo钢;降低容器的设计使用寿命;适当提高容器的壳体厚度和降低受压元件应力水平等。
Ⅰ.氢腐蚀是指高温高压下氢与钢中的碳形成甲烷的化学反应,又称为氢蚀。按照发展阶段和严重程度,氢腐蚀可分为两个阶段:一是氢与钢材表面的碳化合生成甲烷,引起钢表面脱碳,使力学性能恶化;二是氢渗透到钢材内部,与固溶碳或碳化物反应生成甲烷。生成的甲烷,不能扩散出去,聚集在晶界上,形成压力很高的气泡,造成钢材内部脱碳和微裂纹的形成。
氢能引起材料多种类型的性能劣化。
需要注意的是,并不是所有金属都会产生明显的低温变脆现象。一般说来,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,如碳素钢和低合金钢,都会产生明显的低温变脆现象;而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,如铜、铝和奥氏体不锈钢,冲击吸收功随温度的变化很小,在很低的温度下仍具有较高的韧性。
②石墨化
有的压力容器,例如热壁加氢反应器,长期在高温下工作;又如液氢或液氧储罐,在低温下工作。钢材在高温和低温下的性能与常温下并不相同,且高温下往往与作用时间有关。
文章来源:《压力容器》 网址: http://www.ylrq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611/604.html